【医生手记】面部皮肤肿瘤知多少
前一段时间,一小伙因下巴颏肿痛来院诊疗,医生为其进行了囊肿手术切除。
河南一小伙下巴颏儿突然出现肿痛,并且迅速加重,全身出现发热,吞咽困难。于是就诊于我院口腔科。接诊医师考虑是颌面间隙感染,判断病情严重,需要立即住院手术治疗。马上办理了住院。入院后进一步了解病情,原来该患者已经受此困扰近二十年,每次都是自行挤压,破溃流脓后好转,并且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,每次都有“头发”从感染创口处排出。但此次挤压后,非但没有好转,反而加重了,此次也是症状最严重的一次。主治医师李医生接诊后,很快为其安排了手术。术中顺利,排出脓液,并且还取出了一团毛发样的物质,术后病理诊断为“囊肿”。经过近一周的换药,该患者已治愈出院。
像这种囊肿继发感染的情况临床上很常见,很多患者有此困扰,那么面部还有哪些类似的肿瘤性疾病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呢?
一,囊肿性病变。医学上的皮脂腺囊肿,我们俗称的“粉瘤”, 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变之一,皮脂腺的分泌物由排泄管道排出,一旦这些管道阻塞,内容物堆积就形成了囊肿。其特点为缓慢增长的良性病变,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突出于皮肤表面,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,表面可见一小色素点。另一种常见的囊肿性病变是皮样或表皮样囊肿,触摸时坚韧而有弹性,类似揉面团,里面是乳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。这类囊肿属先天性疾患,常位于皮下,囊肿内可包含不同的成分,如牙齿、指甲和软骨样或骨样结构,有些皮样囊肿还包含毛发,就像上文中提到的一样。囊肿性病变发生恶变的可能性比较小,但位于面部突出的位置,频繁摩擦,很容易出现感染而疼痛,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面部的清洁,面部皮肤瘙痒时,不能任意抓挠,以免破坏皮脂腺开口,导致皮脂腺分泌物潴留,从而导致囊肿形成。一旦出现囊肿,万不可挤压,也不要自己涂搽用药,一定要及时就诊切除。
二,色素痣。它也是面部皮肤上较常见的良性病变,一般无需治疗,但应避免经常刺激。位于特殊部位的还是建议尽早治疗,如易受刺激的部位如唇部、鼻部等的色素痣,应考虑手术切除。频繁摩擦很容易恶变,如出现下列情况,就应该重视起来:色素痣迅速增大、色素加深、发痒、破溃、出血和痣周围皮肤上出现黑色素点等,这时应考虑有恶性变可能。一旦发生恶变,则需及时广泛切除,甚至局部淋巴结清扫的可能。
除了以上较常见的、良性的病变,面部也经常受恶性肿瘤的光顾。口腔科刘廷忠主任说,多年来从事颌面外科专业,临床上总能碰见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患者。
有这样一个案例:吴奶奶八十多岁,五年前面部开始出现一肿物,当时也没注意,逐渐增大,于是到市内医院做了切除手术,术后病理诊断为“鳞癌”。不到一个月,又复发了。经多方打探及熟人介绍,求治于我院口腔科刘主任。刘廷忠主任认真查看了患者,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治疗方案,术中彻底切除了肿瘤,避免转移,同时做了淋巴结清扫,术后恢复良好。
刘廷忠主任介绍,临床常见的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有两种类型,即基底细胞癌、鳞状细胞癌。基底细胞癌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也常发生于面部,其恶性程度较低,多见于老年人,呈侵袭性生长,但很少发生转移,一般手术切除,预后良好。鳞状细胞癌,简称鳞癌,不仅常发生于面部皮肤,口腔颌面部也发生,如舌癌、口底癌。多见于老年人,鳞癌的恶性度较高,容易发生转移,越早发现,越早治疗,预后也相对要好一些。此外还有相对少一些、恶性程度更高的肿瘤-恶性黑色素瘤,该肿瘤也发生于其他部位皮肤,易转移,是威胁人类生命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。
“有些人认为,人老了,面部往往会长一些老年斑块,并不重视,治疗上也不是很积极,个别人可能就是做激光或冷冻治疗,这样做是不规范的,应为很多斑块可能是恶性肿瘤。对于肿瘤的治疗,早发现,早诊断,早治疗。”刘主任提醒说。
口腔科:李业强
审核:刘廷忠
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