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康复科故事】张阿婆的康复之路
第一次见到张阿婆是在今年的2月中旬,那时她刚从外院转到我们科,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,闭着眼躺在病床上,看上去特别瘦弱。
张阿婆一直是家中不可缺的后勤保障,去年11月因头晕而去医院做检查,被查出是脑膜瘤,进行了手术。手术后,张阿婆就在反复发热、呕吐、各种置管中度过……直到2月13日,在家属的要求下,阿婆转入我院康复科。
张阿婆刚入院时情况不容乐观,长期卧床造成了肺部感染、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,因为反复呕吐,只能依赖空肠鼻饲营养液,神志也不清醒。杨颖主任迅速带领床位医生、治疗师对张阿婆进行了详细检查、病情评估,制定了阶段性康复方案,给出了第一阶段“去管”的目标。为了这个目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成,缩短阿婆的康复周期,床位医生、治疗师和护理都付出了很多心力。控制肺部感染,训练心肺功能,增强阿婆的自主排痰能力,训练膀胱功能和吞咽功能,逐步的增加她每天的坐、站位时间,逐步增加训练强度。慢慢地,张阿婆体温逐渐恢复正常,也不再呕吐了,拔除了静脉置管,尿管,胃管等全部带入的管路,各项指标均转为正常。没了管子的“束缚”,张阿婆一身轻松地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康复……
从一开始的纯被动运动慢慢变成助力运动,摇床坐起时间逐步增加,锻炼内容不断丰富,同时,不仅医生、治疗师、护理,而且家属和护工都全员参与了康复全过程,真正让阿婆各时段、各方面、全面康复。四月,张阿婆可以自己从床上坐起来了,Barthel指数从原先的0分到20分,MMSE从原先的6分到12分,进步非常显著。
张阿婆也是一位非常可爱有趣的“老小孩”,治疗过程中常常有欢笑,同时也常常会像小孩一样需要督促,她的老伴朱阿爹,几乎每天都来看望阿婆,鼓励她……
就这样,张阿婆在这个“大团队”的帮助下,现在,已经可以牵着她老伴的手站起来了。有一次,在完成治疗师布置的写字练习作业时,张阿婆还给我们写了一封简短的感谢信,言短情长,是给我们最大的鼓舞和欣慰。
看到张阿婆每一阶段的进步,我们很开心,更骄傲——骄傲自己在患者的康复之路上,是给他们带来重返家庭和社会希望的使者。
康复医学科:张辰
审核:杨颖
 
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